一望無際的沙漠,遼闊無垠的草原,在內(nèi)蒙古的三日游使我開闊眼界的同時,還領略了大自然的神奇風光。
來到內(nèi)蒙古,草原和沙漠自然是不可不去的,而內(nèi)蒙古博物院也是不可多得的好去處。院內(nèi)好物如云,而最吸引我的唯劍與玻璃高足杯。內(nèi)蒙古出土的劍與中原的不同,中原大多劍身筆直,而內(nèi)蒙古的則多為曲劍——這種設計更適配草原騎兵的馬上揮砍,既有其特色又增加鋒利度。玻璃高足杯杯身通透帶些淺藍,極為美麗,更稀罕的是它非明清時期的制品,而是遼代文物,要知道遼代留存的玻璃器本就稀少,這一件更顯珍貴。
第二天一早,我們便驅(qū)車前往沙漠。因清晨下過雨的緣故,天氣雖炎熱,卻也不至于如想象中那般無法忍受。沙漠果然如書中所言,一望無際亦一覽無余。沙漠最美在于日將落未落之時:黃昏時分的沙漠,退去了正午的亮堂與炎熱,部分沙地不受陽光直射,逐漸暗下去,但仍有部分沐浴在余暉之下,兩方相較,更襯得受光的部分金光燦燦,美不勝收。夕陽下的沙漠不僅美,還最是令人愉悅舒適。太陽漸落,沙漠不如早些時候那般燙腳,反倒暖洋洋的,叫人想在沙地里打個滾,放肆一番。若再晚些,太陽徹底落下去,那就不僅不暖和,反而有些涼了。夕陽下的沙漠既溫暖又美麗,讓人忍不住想拍上兩張,好留下些許美好回憶。這個時候的沙漠是最易出片之時,或坐或立,或臥或躺,即便是隨意打鬧,拍出來的也都是極盡生動的畫面。
千等萬等,直到最后一天才終于盼來了草原之旅。紅石崖草原位于高山之上,初時不覺有異,直到車開至山上,才發(fā)覺風之大——一掃出門時的汗流浹背,反倒有些冷了。既來草原,豈有不騎馬之理?可當馬被牽來,悔意漸漸升起:馬身比想象中高,蹬腳離地約半米,我抬著腿盡力夠,卻找不到借力之處,心頭頓時生出懼意。但錢已付過,不騎又覺得虧,便咬咬牙,攥緊鐵環(huán),居然也一步跨上了馬。坐上馬背的瞬間,視野驟然變高且開闊,低頭望草原,是一片濃綠;馬慢走時似有一步一頓的穩(wěn)重感,跑起來雖有輕微顛簸,卻并不難受,反倒有種隨風舒展的別樣樂趣。騎過鬧過,時間漸漸過去,我們來到空曠的草原上,靜靜等候夕陽。抬頭望天,當真是純粹的藍天白云,是城市里少見的澄澈模樣。那太陽似是帶著些嬌憨的性子:我盯著它時,它半天不見動靜,可剛和身旁人說上幾句閑話,再轉(zhuǎn)頭,它已悄悄下滑了數(shù)尺,大半藏進云后。我正懊惱沒盯住,又見它悄悄穿云而出,繼續(xù)向下沉了幾分,忙收斂起心神,專心望著它。沒多久,日旁的云層被染出七彩光暈,從淺粉到橘紅,層層暈開,我心下暗贊:這自然之景,竟美得如此不真實。從夕陽開始下沉到徹底沉沒,不過短短片刻,卻足以讓人記好久。
內(nèi)蒙古之行,一館一漠一草原,三處之美各有不同,卻皆令我由衷贊嘆。
江蘇省蘇州市第三中學
高二(3)班 董清菡
指導老師 董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