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漆需要仔細過濾掉雜質、去蕪存菁,然后再將生漆放在陽光下邊暴曬邊反復攪拌,蒸發(fā)掉漆中的水分,讓其不變形,不腐蝕,不開裂。做人為官也如此,心無雜念方能行穩(wěn)致遠,至真至誠方能無堅不摧?!苯眨颇鲜〕垡妥遄灾沃菸涠h大漆非遺傳承人李俊鋒向前來參觀漆器的年輕人講述大漆工藝中蘊含的廉潔內涵。這是楚雄深挖非遺“廉元素”,增強廉潔文化滲透力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楚雄從代代相傳的非遺技藝中挖掘廉潔元素,創(chuàng)新載體形式,解鎖非遺中的“廉潔密碼”,在非遺“活”態(tài)傳承中,與廉潔文化“碰撞”出了別樣的“火花”,為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注入新的傳播動力。
楚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該州深挖本土非遺中的清廉元素并延展其深刻寓意,在實現非遺“活”態(tài)傳承的同時,也讓清風正氣浸潤千家萬戶。南華縣鎮(zhèn)南月琴因形似滿月、聲脆如琴而得名,它以獨特的演奏技巧和豐富多樣的曲目表達了一種弘揚正義、和平、和諧的價值理念,以之“清”“和”潤澤人心。
同時,該州把“崇德尚廉、持廉守正”等元素融入非遺技法傳承、作品設計上,打造推出彝族掛畫、彝族窗花、彝族挎包、彝族服飾、彝族飾品等具有本地特色的非遺產品,并深化新時代廉潔文化的聯動效能,依托賽裝節(jié)、馬纓花節(jié)等舉辦涵蓋書法、美術、服飾等內容的清廉非遺作品展,讓黨員干部、群眾在感受藝術熏陶的同時,經受廉潔思想的洗禮,讓非遺技藝與廉潔文化在相互滲透、交相輝映中煥發(fā)新的生機與活力,將廉潔文化以可視、可聽、可感的方式呈現出來,持續(xù)激發(fā)非遺中的“廉動能”。
“只有不斷傳承與創(chuàng)新,廉潔文化才能歷久彌新。下一步,我們將著力做好‘非遺+清廉’融合文章,在傳承、守護和傳播中打造具有楚雄非遺特色的廉潔文化品牌,推動廉潔文化出新彩、潤人心?!背垡妥遄灾沃菁o委監(jiān)委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