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體驗輪滑。(成都世運會執(zhí)委會供圖)
8月7日至8月17日,第12屆世界運動會(簡稱“成都世運會”)將在四川成都舉行。
從街頭巷尾的世運知識科普、世運項目體驗點燃市民運動熱情,到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將綠色辦賽理念化為低碳出行、垃圾分類的具體行動,成都正以一場場融合了運動激情、體育精神、文明內(nèi)涵的文明實踐活動,讓文明、活力、綠色成為城市發(fā)展的鮮明底色,讓賽事的影響力轉(zhuǎn)化為城市發(fā)展的持久動力。
營造“文明世運”氛圍
“選手比賽時不喧嘩”“賽后帶走隨身垃圾”……7月下旬,在成都自然博物館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20組親子家庭化身“文明代言人”,手持“文明代言人”“迎世運,文明最美”等手牌,向游客分享世運會文明觀賽知識與禮儀。
這場“迎成都世運 倡文明觀展”文明實踐活動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了文明觀賽的種子,參與活動的馮濟川開心地說:“世運會開始后,我要帶爸爸媽媽一起文明觀賽,讓世界看到成都人的友好與熱情?!?/FONT>
隨著成都世運會的腳步日漸臨近,以“迎世運賽會 展文明形象”為主題的各色文明實踐活動來到成都市民身邊,為世運會注入文明力量。
在成都市新都區(q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新都新干線文明實踐志愿者、成都地鐵工作人員等輪番為市民們帶來世運知識、文明交通課堂,巧妙地將“文明迎世運”融入日常生活,“如何文明觀賽”“怎樣向外國友人展示新都風采”等問題,引發(fā)了大家的熱烈討論,向世界遞出“秩序與溫度并存”的文明名片。
成都高新區(qū)“文明成都・為世運加分”文明實踐活動吸引數(shù)百名居民參與;成都市武侯區(qū)讓廣大市民在“趕集”的互動體驗中提升文明意識,將文明知識“打包”回家;在邛崍市“文明迎世運・趣味學英語”主題活動現(xiàn)場,文明實踐志愿者帶領孩子們開展實用英語情景對話學習……為了讓更多人感受到文明迎世運的氛圍,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還在線上推出了“文明成都·知禮而行”世運會主題知識競答文明實踐活動,鼓勵市民通過“線上答題+線下踐行”的方式,參與文明勸導、環(huán)境維護、文明交通、文明觀賽等文明實踐活動,用文明言行為城市添彩。
點燃“活力世運”激情
7月21日,“世運課程”最后一課在寬窄巷子舉行,為期一天的活動以“城市文化、項目融合、全民同樂”為主線,荷球、飛盤、射箭、腰旗橄欖球四門體驗課程同步開啟,加入啦啦操、體育舞蹈、武術(shù)三大項目展演。在腰旗橄欖球體驗區(qū),年輕人組成臨時隊伍,在文明實踐志愿者、專業(yè)腰旗橄欖球教練的帶領下進行戰(zhàn)術(shù)演練與趣味對抗,現(xiàn)場不斷傳出加油聲與吶喊聲。
來自成都市青羊區(qū)的市民李朋帶著兩個孩子參與了多個體驗項目,他告訴記者:“孩子們特別喜歡射箭和荷球,一邊玩一邊學知識,這樣的文明實踐體育活動太有意義了!”
今年5月以來,12場主題各異的“世運課程”公益活動在成都掀起參與熱潮。巖壁挑戰(zhàn)、飛盤體驗、迷你臺球、軟式曲棍球等一系列世運會趣味運動項目體驗活動嗨翻群眾,文明實踐志愿者現(xiàn)場“一對一”指導、運動項目講解,進一步提升世運項目在群眾中的普及度。
世運會更像一個嘉年華,在成都,蓬勃開展的以體育為主題的文明實踐活動,正悄然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整個城市都被這場運動嘉年華點燃。
自2024年11月起,“愛成都·迎世運·動起來”世界運動會項目校園推廣活動走進全市120所學校,柔道、跑酷等運動項目點燃青少年運動熱情,30個設置在全市范圍內(nèi)的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青年之家、殘疾人服務點的“城市微場景”里,市民可拿起運動裝備,體驗自由搏擊、軟式曲棍球、飛盤等運動項目。
此外,為構(gòu)筑全民迎盛會的文明實踐新范式,成都成立了全民健身志愿服務總隊,志愿者積極推廣普及科學健身方法、世運項目知識,提升群眾健身意識,激發(fā)全民運動熱情。
樹立“綠色世運”理念
用宣傳展板展示賽事常見廢棄物(如飲料瓶、食品包裝)的分類方法,文明實踐志愿者向市民講解垃圾分類政策和分類標準,“投籃大挑戰(zhàn)”“世運垃圾分一分”等趣味項目讓市民在歡樂競技中加深對垃圾分類的理解……7月22日,由都江堰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都江堰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綜合執(zhí)法局主辦的“迎世運・促分類”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在都江堰法制廣場開展。
活動依托“蓉小分”生活垃圾分類志愿者聯(lián)盟,通過沉浸式互動體驗與運動化游戲設計,將世運元素融入垃圾分類活動各個環(huán)節(jié),提升市民參與感與環(huán)保意識。在趣味游戲體驗區(qū),成都市民劉曉琴專注地將各類垃圾投入對應的分類箱,她說:“參加這樣有趣的活動,不僅學會了垃圾分類,更真切體會到成都世運會倡導的綠色環(huán)保理念。我們要用實際行動為城市增添更多綠色?!?/FONT>
為樹立綠色世運理念,展現(xiàn)全民共建生態(tài)文明的積極姿態(tài),成都各地積極開展垃圾分類、植樹護綠、綠色公益跑等文明實踐活動。在成都龍泉驛區(qū)龍安社區(qū)開展“‘撿’約健步走,文明迎世運”主題活動,居民們一邊健步行走,一邊撿拾垃圾;成都市簡陽市邀請市民打卡“綠水青山看簡陽”影像展、“閑置包裝袋創(chuàng)意改造”手工活動、“我是垃圾分類小能手”游戲等,在快樂中感受生態(tài)之美、世運之美、低碳之美;成都市溫江區(qū)通過“科普宣講+循環(huán)集市+互動體驗”模式,倡導全民助力生態(tài)文明建設,以綠色低碳迎世運。
從場館籌備到賽后利用,從氛圍營造到實踐助力,成都全鏈條踐行綠色低碳理念,確保賽事遺產(chǎn)長久滋養(yǎng)城市發(fā)展。通過“非封閉辦賽”模式,實現(xiàn)賽事與民生“兩不誤”,讓大型賽事真正融入城市日常,將這場國際賽事轉(zhuǎn)化為一場全民共享、持久普惠的體育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