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女兒做完作業(yè),照例張羅起下午茶,說是品茶,其實是她借機大肆吃零食的時間,我看破不說破,偶爾放縱,并非不可,更何況母女能似朋友一般圍坐閑聊,多好。
外面冬陽溫暖,窗臺外檐上的冰棱子正慢慢融化,念及可能產(chǎn)生的危險,我提醒女兒:“走路不僅要看腳下,還要不時瞅瞅上方,像這種結(jié)冰的地方要避開,掉下來會砸傷人的。”女兒像回憶起了什么似的,激動地說道:“媽媽,前天我和同學(xué)回午托班,正走著路,突然一塊磚頭落到我們前面,我抬頭一看好像有人影閃過。”
這是高空拋物呀,我立馬慌張起來。更讓我不安的是,他們居然沒有報告老師,理由是“又沒砸到人”。看來,她遠(yuǎn)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yán)重性。這不怪孩子,只能怪我們的安全教育還有沒覆蓋到的地方。很快,我聯(lián)系午托班老師查了監(jiān)控,鎖定危險人物。老師調(diào)出監(jiān)控后,驚出一身冷汗,畫面顯示:一個大概讀三四年級的男孩,在二樓樓梯窗戶處往外拋磚頭,并且不止拋了一次,有一次好險,磚頭剛好落在一孩子的腳尖處。
危險早已存在,為何沒有家長向午托班反映?差點被砸到的孩子的媽媽一臉難以置信:“真有這回事?難怪前天孩子說,差點丟了小命。我想他平時調(diào)皮慣了,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加之當(dāng)時工作電話不斷,我就沒再多問。”另一位孩子家長也表示:“???孩子啥也沒跟我說?!?/FONT>
事后我們報了警,警察通知拋磚頭男孩的家長,對他們進(jìn)行了批評教育。末了,警察語重心長地說:“多關(guān)心一下孩子,沒事多聊聊天,別他在外面的事你們一問三不知。真闖下禍,后悔莫及?!笔堑模热舾改附o予孩子足夠關(guān)注,便可對孩子的危險行為及時干預(yù);倘若平時安全教育做到位,孩子也不會不知輕重地往下拋磚頭。而我們這些孩子躲過一劫的家長們,也暴露了各自的問題:有的對孩子的情況無心過問;有的忙于其他,沒把孩子的話放在心上;有的雖有溝通,但仍不夠……歸根結(jié)底,我們和孩子看似天天相見,實則互動太少,說“閑話”的時間遠(yuǎn)遠(yuǎn)不夠。
我不禁想起上周末在餐廳看到的一幕,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和他的爸爸媽媽,人手一個手機,沉浸其間,不聞彼此事。如此“孤島式”育兒,做父母的又怎能走進(jìn)孩子的內(nèi)心?
因此,我很欣慰女兒的話匣子愿意向我打開,而我也樂意做個傾聽者。在很多漫無目的閑談里,我看見了她成長的點滴印記,知曉她的小秘密,捕捉到她的喜怒哀樂……也恰是這樣的“閑話”時光,我察覺到為人父母也是在不斷學(xué)習(xí)的道路上,需要根據(jù)孩子的情況,時時調(diào)整自己。沒事多和孩子聊聊“閑話”,讓心更近,讓愛少些隔閡。